中咨视界

侯宇 | 我国电信基础设施发展状况及前景展望
发布日期:2019-04-10 作者:侯宇 信息来源:中咨研究 访问次数: 字号:[ ]

一、我国通信行业发展现状

01行业保持稳定健康发展

(1)业务总量增速明显,收入增长平稳

据初步统计,2018年电信业务总量达到65556亿元(按2015年不变单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7.9%。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010亿元,比上年增长3.0%。

(2)业务融合快速,数据和互联网收入逐步提高

2018年,固定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完成2072亿元,比上年增长5.1%,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15.6%提升到15.9%;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6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从上年的43.5%提高到46.6%。IPTV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9.4%;物联网业务收入比上年大幅增长72.9%。

02网速提升与普遍服务效果显著

(1)网络提速加快,百兆光纤宽带接入用户占比超七成

截至12月底,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总数达13.1亿户,全年净增1.74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83.4%。4G用户总数达到11.7亿户,全年净增1.69亿户。截至12月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4.07亿户,全年净增5884万户。其中:光纤接入(FTTH/O)用户3.68亿户,占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的90.4%,较上年末提高6.1个百分点。宽带用户持续向高速率迁移,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2.86亿户,占固定宽带用户总数的70.3%,占比较上年末提高31.4个百分点。 

(2)普遍服务不断推进,农村宽带用户增长加速

截至12月底,全国农村宽带用户全年净增2364万户,总数达1.17亿户,比上年末增长25.2%,增速较城市宽带用户高11.4个百分点;在固定宽带接入用户中占28.8%,占比较上年末提高1.9个百分点。

03移动数据流量继续高速增长

2018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711亿GB,比上年增长189.1%,增速较上年提高26.9个百分点。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月户均流量(DOU)达4.42GB/月/户,是上年的2.6倍;12月当月DOU高达6.25GB/月/户。其中,手机上网流量达到702亿GB,比上年增长198.7%,在总流量中占98.7%。 

04网络基础设施能力不断提升

2018年,新建光缆线路长度578万公里,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4358万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光进铜退”趋势更加明显,截至12月底,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到8.86亿个,比上年末净增1.1亿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0)端口比上年末净增1.25亿个,达到7.8亿个,占互联网接入端口的比重由上年末的84.4%提升至88%。xDSL端口比上年末减少578万个,总数降至1646万个,占互联网接入端口的比重由上年末的2.9%下降至1.9%。 

2018年,全国净增移动通信基站29万个,总数达648万个。其中4G基站净增43.9万个,总数达到372万个。

二、我国电信基础设施

建设存在问题

01缺乏统筹规划

路网、电网、水网、电信网、石油天然气管道等传(运)输基础设施在规划和建设方面相互独立,相互之间缺乏对技术标准的了解和必要的沟通协调,不仅在土地、管道、杆路等诸多资源条件方面不能实现有效共享,而且造成道路交通、供电通信、供气供水等设施建设之间产生大量矛盾,制约了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发展。此外,随着电信行业新的竞争格局形成,运营商为了各自的业务发展,纷纷掘地破路、抢建管道,缺乏统一规划的重复建设弊端和隐患显而易见。

02机制不顺,投资不畅

就我国而言,国土面积辽阔、地形极为复杂,而且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东部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差异已经造成通信业务发展区域上的明显差异,尤其在西部地区,发展的差异化已经影响到我国通信信息行业的均衡发展。市场开放引入竞争后,新进入者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出发,往往不愿经营公益服务、明显亏损、乃至低收益的业务,其结果将导致高利润业务的利润倍受挤压,使原有企业难以利用高利润业务弥补亏损性业务,国家普遍服务的目标要求难以实现,需要尽快明确普遍服务的内容、范围与实现方式,以及建立普遍服务基金。

03行业竞争不充分

如今,我国电信市场早已从一个政企不分的行政垄断结构,演变为三大运营商主导下的有限市场结构(今后还应考虑广电企业的参与),局部竞争已很激烈,而且我国已经开放虚拟运营商牌照,放松宽带接入网民间资本进入的限制,并统一组建了铁塔公司,但与开放环境下的国外市场相比,中国的电信市场竞争仍然不够充分,在基础电信运营业务领域的投资也仍然受到严格限制。

04总体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从国际发展看,我国与日韩等国家之间在网络接入能力、网络速率等方面的差距仍然较大,在世界各国纷纷推出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工业4.0”等战略背景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受到空前重视,我国面临“缓进则退”的局面。从国内发展看,“双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战略的实施,对宽带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距离“城镇地区提供1000Mbps以上接入能力,98%的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等目标还有明显差距。

三、我国电信基础设施高质量

发展的原则及趋势展望

(一)基本原则01

坚持以惠民利民为宗旨

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通信信息设施建设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发挥信息化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以信息化提升公共治理和服务水平,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02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政府和企业关系,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不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加强法治保障,释放数字红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03坚持服务国家战略

围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重大需求,发挥高质量基础设施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做到国家、人民的利益在哪里、通信基础设施就建设到哪里。

04坚持全球视野发展

把握全球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增强我国在全球范围配置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的能力,超前布局、加速赶超,积极推动全球网络治理体系变革,提升我国在亚洲地区和国际通信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

(二)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到“十四五”末,信息通信业综合发展水平与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全面实现,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现代信息通信产业体系,自主创新、安全可控能力基本满足经济社会需要,新兴业态蓬勃、融合应用成熟、普惠服务完善,信息通信在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更为显著,网络强国战略目标初步实现。

(1)覆盖陆海空天的国家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光网和5G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宽带接入能力大幅提升。形成容量大、网速高、管理灵活的新一代骨干传输网。建成较为完善的商业卫星通信服务体系。国际海、陆缆路由进一步丰富,网络通达性显著增强。

(2)互联网设施与资源能力显著提升。形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协调发展、绿色集约的数据中心新格局。网络架构进一步优化,国内商业网站、教育科研网站和政府网站全面支持IPv6。国际互联网战略布局完善。

(3)现代信息通信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产业引领能力的企业。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和部署、新业态培育实现良性互动,下一代互联网普及和应用水平大幅提升,信息服务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费用不断下降,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良性协同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4)信息通信技术掌控力显著增强。成为5G技术和应用、6G研发创新的全球引领者之一。未来网络、互联网新兴技术自主突破,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面向车联网的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系统、智能感知、智能认知等关键技术成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关键技术实现安全可控。

(5)网络与信息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全面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体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满足要求,网络数据保护体系构建完善,新技术新业务安全管理机制基本建立,用户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6)达到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行业绿色发展水平,服务质量整体水平明显提高。节能技术广泛应用,高耗能网络设备大规模减少,形成完善的绿色评价体系和机制,能耗持续下降。行业服务质量稳步提升,用户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互联互通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信息通信业服务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四、促进电信基础设施

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加快推进重大战略工程建设

进一步完善覆盖陆海空天的国家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光网和4G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宽带接入能力大幅提升。形成容量大、网速高、管理灵活的新一代骨干传输网。建成较为完善的商业卫星通信服务体系,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地面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和空间网络的业务逐渐融合。

加快5G标准研究、技术试验,推进5G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工程,确保启动5G商用。尽快发放5G(试)商用牌照,在城市热点区域和产业创新区域实现5G网络部署,并快速扩张网络规模实现流量高密度区域的连续广域覆盖。与此同时,推动与5G网络紧密相关的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着力提升我国在地区和国际通信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建设我国通达北美、亚太、欧洲、非洲、拉美等方向的国际海缆项目,重点考虑中俄、中国-东盟、中国-南亚、中国-中亚等方向的跨境陆缆建设,继续与周边国家开展跨境光缆建设,并根据业务发展情况与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立直达跨境光缆,适时扩容、优化现有跨境系统,探索开展跨境转接。推动我国成为亚洲中部地区互联网连接的区域中心,配合“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通信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三)夯实互联网与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

加强数据中心建设的统筹规划,引导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优先在气候寒冷、能源充足、自然灾害较少的地区部署。引导中小型数据中心优先在靠近用户、能源获取便利地区,依市场需求灵活部署。鼓励已建数据中心企业利用云计算、绿色节能等先进技术进行整合、改造和升级。统筹推进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发展,支持政务、行业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鼓励骨干企业开放自有云平台资源,引导平台间互联互通。选取能源电力、城管交通、工业制造、现代农业等重点应用领域,在电力传输线路节点、城市多功能信息杆柱、工业车间生产线、培植加工设施等关键部位,结合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同步部署视频采集终端、RFID标签、多类条码、复合传感器节点等多种物联网感知设施。

(四)提升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通信水平

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的要求,注重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衔接,加大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力度,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扩大光纤网、宽带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提升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通信网络的易用性,重点解决中文域名、技术咨询、电商服务等问题。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新信息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

(五)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通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要与网络信息安全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加快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加强重要通信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积极推进网络信息安全社会管理创新。支持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指挥协同处置、政务信息系统容灾备份、数字认证系统和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完善通信信息网络定级、测评、安全防护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措施,提升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六)超前布局未来网络与技术研究

布局未来网络架构,加快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空间互联网等新型网络设施建设,推动未来网络与现有网络兼容发展。加快构建未来网络技术体系,加快建立国家级网络试验床,推进未来网络核心技术重点突破和测试验证。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