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咨视界

石诚 孟令轲 | 我国“白色污染”治理与“限塑令”举措的研究
发布日期:2020-03-03 信息来源:中咨研究 访问次数: 字号:[ ]

我国生活塑料垃圾“白色污染”问题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生活塑料垃圾产生量激增,现有垃圾处理设施应对能力不足,生活塑料垃圾已严重侵害生态环境,“限塑令”政策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本文从新发展理念出发,提出“白色污染”治理举措,即做好生活塑料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从源头上减量;广泛动员有效扩大社会参与,加大塑料垃圾污染信息披露力度,增强全社会控制塑料垃圾污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公众对政府和企业的监督力度,完善公众参与途径、公众意见反馈机制;做好相关规划和完善产业政策,规划好塑料垃圾污染防治的中远期愿景目标,完善“限塑令”立法加强监管。

关键词:生活塑料;白色污染;污染防治;限塑令;研究

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简称新“限塑令”),明确提出塑料污染治理分阶段的任务目标,对不同类别塑料制品提出相应管理要求和政策措施;推动完善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形成塑料污染多元共治体系;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塑料制品无处不在,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从服装到食品包装袋,从饮料瓶子到各种塑料桶,身边各种各样的物品大都包含塑料。塑料制品使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并且价格低廉。全球每年大约生产约4亿吨塑料制品,其中40%是一次性使用。塑料垃圾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污染环境的废弃塑料或制品,由于塑料制品的使用量居高不下,特别是新兴的快递和外卖等行业广泛使用塑料制品包装,因此,塑料垃圾产生量也持续激增,人们将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现象称为“白色污染”。“白色污染”危害加剧引发了全社会广泛关注,也成为世界环保治理的重点问题。

一、我国生活塑料垃圾“白色污染”治理形势不容乐观

(一)生活塑料垃圾产生量激增。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和消费国,平均每年塑料制品产量超过7000万吨,由于补贴不高和税收政策激励不足,现有技术工艺下生活塑料再利用价值低,因此,企业回收利用塑料的积极性不高,生活塑料垃圾回收利用率仅为30%左右,每年产生生活塑料垃圾量超过4200万吨,主要为塑料餐盒、塑料袋、塑料包装等。

近年来,电商、快递、外卖等行业所用的塑料餐盒、塑料胶带、塑料包装袋的消耗量急剧上升,在部分地方甚至已经超过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传统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的用量。2017年国家邮政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源头治理,增加绿色快递服务产品供给,降低包装用量;《电子商务法》明确提出,快递物流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环保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和再利用,支持、推动绿色包装、仓储、运输,促进电子商务绿色发展;国务院2018年发布了《快递暂行条例》,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采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利用和再利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2018年发布新版《快递封装用品》国家标准,根据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的要求,明确提出快递包装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并相应增加了生物分解性能要求。

但是,由于快递塑料用量基数大,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数量仍很“可观”。据统计,2018年全国快递业运单超500亿件,共消耗塑料袋约245亿个,消耗胶带约430亿米,分别是2015年用量的2倍、3倍和2.5倍,增速惊人。网络订餐平台每年所需塑料餐盒和塑料袋达146亿个。这些塑料用品大部分是一次性消耗品,产生了大量的塑料垃圾。

(二)现有垃圾处理设施应对能力不足。生活塑料垃圾处理成为困扰人民生活和城市发展的难题,我国塑料垃圾占生活垃圾的比重约为10-15%,除回收利用外,生活塑料垃圾只能进行焚烧处理或填埋处理。焚烧处理相对环保,处理比重逐年提高,2017年全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为29.8万吨/日,占无害化处理比例为44%,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和目前实际情况,预计到2020年垃圾焚烧处理将占无害化处理比例54%,达到约59万吨/日。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华北地区,焚烧处理能力东部地区大,中部次之,西部少。东部地区,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聚集度高。江苏、广东、山东、浙江等省垃圾焚烧处理项目数量位居前列。中部省份河南、河北、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发展垃圾焚烧处理的势头较强劲。西部省份中,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市垃圾焚烧处理项目正逐渐涌现。城市新建生活垃圾焚烧电厂技术较先进,主要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炉内脱硝系统+半干法烟气脱酸+干石灰喷射+活性炭喷射吸附+布袋除尘器的烟气净化工艺,环保可以达标。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比重预计由2017年的53%降到2020年的43%,但处理规模仍很大,约为48万吨/日。垃圾填埋场的设计寿命不小于10年,一般为20-30年,塑料填埋后自然分解时间远超过垃圾填埋场设计使用寿命。塑料垃圾进行填埋处理,一方面侵占了大量土地,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土壤污染。由于塑料薄膜密度小、体积大,降低了填埋场处理垃圾能力。塑料垃圾致命缺点是在自然界中很难被微生物降解,且降解过程漫长,甚至长达数百年,腐化过程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农田里的废地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土地中,会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流动,从而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减产。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塑料垃圾直接进行焚烧而不进行有效的烟气处理,除产生大量的黑色烟雾外,还会产生剧毒物质二噁英。

(三)生活塑料垃圾已严重侵害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国频繁在饮用水、食盐、海鲜、啤酒、蜂蜜等产品中检测出微塑料,微塑料主要来源于生活塑料垃圾。生活塑料垃圾通过水流、风力和其他机械作用力,以及紫外线、环境微生物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共同作用形成了粒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人类摄入微塑料的最大来源是饮用水,食物中甲壳类海鲜和食盐的微塑料颗粒含量较高。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每人每天5克食盐的建议食用量计算,人们每年通过食盐摄入的微塑料颗粒达1000颗。据2018年9月5日央视新闻报道,我国蛟龙号从大洋深处带回的海洋生物中检出微塑料;2017年1月,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施华宏提出,来自我国的海洋鱼类调查显示,在2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常见鱼类采样中,90%的鱼类样本中都发现了微塑料。我国15个品牌食盐中,已发现包括聚乙烯、玻璃纸在内的多种塑料微粒;我国每天通过污水排放进入环境中的微塑料量约为1456亿个,由污泥通过填埋和土地利用等处理方式进入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的微塑料平均数量为4274亿个(数据来源:朱莹,曹淼等.微塑料的环境影响行为及在我国的分布状况,DOI:10.13198/j.issn.1001-6929.2019.07.04)。微塑料能进入动物血液、淋巴系统、肝脏,造成肠道甚至生殖系统的损害,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生物链中,对各类生物产生影响。人类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微塑料对人类健康危害更大。

(四)“限塑令”实施效果不明显。200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商总局等部门出台了《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国家标准委发布了《塑料购物袋标准》等有关管理办法和国家标准。从2008年6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限塑令”要求的超市和商场包括便利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店、购物中心等,基本涵盖了所有商品零售环节。

“限塑令”有两个核心内容,一是规定商品零售场所不得销售、使用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塑料购物袋;二是规定商品零售场所应当向消费者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规定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主要目的是通过价格的杠杆调节机制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鼓励公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限塑令”发挥作用有赖于公民自律,公民自律有赖于政府的引导和制订政策。

“限塑令”实际执行效果与预期有较大差距,在很多消费者看来,相比便携需求,塑料袋几毛钱的成本感受不明显,在不少超市,每年仅出售塑料袋就能赚上千万元,“限塑令”甚至沦为“卖塑令”。“限塑令”可操作性不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塑料袋收费制度执行范围有限,基本局限在大超市和商场,在农贸市场、批发市场、流动摊贩等场所收效甚微。二是无法遏制小工厂和家庭作坊继续违规生产超薄塑料袋。“限塑令”实施以来我国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超过220万吨,面临严峻问题是近年来快递、快餐等服务业的塑料用量激增,但是快递塑料包装袋和外卖塑料餐盒等一次性塑料用品未纳入管控,大大超过了“限塑令”带来的使用减量。

造成政策效果不佳的原因是“限塑令”政策体系不完备,执行不到位,没有形成有效的政策生态链。由于主要从消费端限制,对销售、生产环节作用不大,手段单一,消费者成本负担很低,并未使全社会形成全面自觉限制使用塑料袋的风气,付费使用塑料袋反而成为新“习惯”。政府部门存在多头执法、权责不清的问题,导致监管责任难以落实,执行效果不佳。“限”的同时,有效替代不足,可降解塑料主要受制于生产成本高、性能与传统塑料有差距、国内产品标准化工作滞后、产业政策不完善等因素导致推广应用程度不高。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在内容制定上以原则规定为主,可操作性不高,覆盖面有限存在死角,对微塑料污染等新问题还没有专门的立法。

二、加强“白色污染”治理与落实新“限塑令”的措施建议

生活塑料垃圾“白色污染”治理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紧迫任务。联合国环境署统计,每年有8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如果这一趋势无法改变,预计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总重量将超过鱼类。随着污染不断恶化,越来越多国家和城市开始着手限制甚至禁止使用塑料制品。2018年6月,在七国集团环境、能源和海洋部长会议上,就塑料重复利用、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达成共识,承诺到2040年七国所有塑料垃圾都能够被回收、焚烧发电或循环使用。欧洲议会已通过提案,拟于2021年在欧盟所有成员国禁止使用一系列一次性塑料制品。全球已有约90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控制或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相关政策和规定。欧洲塑料平均回收率在45%以上,到2030年,欧盟计划塑料包装全部回收利用。在全球生态治理体系下,我国在生活塑料垃圾污染治理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坚持新发展理念,重点做好下列工作:

(一)减少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做好生活塑料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从源头上减量。我国每年生产塑料原材料上亿吨,塑料消费制品有7000多万吨,减少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有助于缩减世界主要塑料污染源。作为全球塑料最大生产和消费国,消费过后的弃置环节,尤其是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方面不尽如人意。生活塑料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鉴于此,我国已经采取了包括推行强制垃圾分类制度在内的多种措施以减少塑料污染。目前垃圾分类覆盖范围有待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置设施还存在短板,群众对垃圾分类的思想认识仍有不足。需要继续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解决塑料污染,从减量开始,推动循环利用。

从源头上做好生活塑料垃圾的分类工作,强制塑料生产企业更清楚醒目的标明垃圾归属,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生产企业在小区、办公场所、机场、车站等地方设置专门回收桶。鼓励技术创新,推动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处理塑料垃圾,提高塑料垃圾回收率,制定有关塑料制品生产和回收处理的行业规范、技术标准。针对塑料富含氢原子特性,探索生活塑料垃圾转化为燃料等新的利用方法。

(二)广泛动员有效扩大社会参与。加大全社会防治生活塑料污染力度,提升消费者环保意识,改变其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鼓励快递、餐饮等企业和消费者优先选择可降解塑料制品,通过准入机制逐步淘汰不可降解塑料,各地区合理制定快递、餐饮等一次性塑料用品的减量使用规划。引导人们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防治生活塑料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机会向塑料说“不”,如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包装,减少购买一次性塑料制品,不使用塑料吸管,外出时自带水杯等,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旅馆经营单位不得向消费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等。加大塑料垃圾污染信息披露力度,提高公众对塑料污染的认知,增强全社会控制塑料垃圾污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公众对政府和企业的监督力度,完善公众参与途径、公众意见反馈机制。

(三)做好相关规划和完善产业政策。规划好塑料垃圾污染防治的中远期愿景目标,塑料垃圾降解时间远长于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使用寿命,建议东部和中部地区设置3年的缓冲期后禁止直接填埋塑料垃圾,西部地区设置5年的缓冲期后禁止直接填埋塑料垃圾。推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健康发展,提高垃圾焚烧处理占无害化处理比例,规划好拟建垃圾焚烧电厂建设规模和建设地点。做好垃圾焚烧和填埋处理的检测工作,加强对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建设的支持和升级改造力度。完善可生物降解塑料产业政策,加大对拥有核心技术、能带动可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发展企业的支持,制定可生物降解材料产品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可降解塑料的认证标准和标识。

(四)完善立法加强监管。一是制定并修改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解决治理难点问题。将塑料污染防治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适时更新发布塑料制品禁限目录,建立健全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企业绿色管理和评价标准,完善塑料垃圾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环境保护相关标准。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对一次性塑料制品和塑料包装耗用量大的行业征收回收环境税,用于补贴生活垃圾中塑料的分类回收和处理。制订法规鼓励从业者和消费者使用绿色环保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制定微塑料监测办法,建立并严格执行城镇和工业污水处理厂微塑料排放标准。二是明确政府部门责任,加大执法力度,颁布对违法企业和个人的惩罚细则,将违规生产、销售、使用塑料制品等行为列入失信记录。加强塑料包装管理,对快递和外卖等重点行业实行塑料包装使用的全过程管理,加大有关绿色环保指标的考核力度。

三、结束语

2020年新“限塑令”是对去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精神的具体落实,国家在政策上已经确定了塑料治理的总体目标和方向。生活塑料污染防治是一个紧迫的全球性问题。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统筹谋划,系统性开展塑料污染治理,打好塑料垃圾治理的组合拳,为人民健康福祉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