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咨视界

景峰 | 我国生态退化地区的类型及范围研究
发布日期:2020-07-24 作者:景峰 信息来源:中咨研究 访问次数: 字号:[ ]

【摘要】生态退化的定义、范围和程度的鉴定在学术圈尚无统一的概念,本文在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全国生态脆弱性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计算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的676个县级单位的生态退化赋值,对其等级划分后,选取了生态退化程度在中度以上的县级单位作为生态退化地区。同时,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和集中连片打歼灭战的原则,将其划分为6个全国生态退化重点治理区,为全国生态退化地区“十四五”振兴发展的总体思路提供基础支撑。

关键词:生态退化;生态脆弱性;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退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不仅造成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而且严重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生命安全,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我国通过一系列重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有效实施,初步形成了“两屏三带一区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部分地区因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等原因造成的生态退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问题仍然存在,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组织拟定老少边贫及其他特殊困难地区发展规划和政策的部署,做好开展全国生态退化地区“十四五”总体思路和重大项目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特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中咨公司)对全国生态退化地区的划定、综合治理和振兴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其中,全国生态退化地区的类型和范围的划定是该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支撑。

一、生态退化地区定义及划定意义

(一)生态退化地区定义

生态退化的定义、范围和程度的鉴定在学术届尚无统一的概念,本研究定义的生态退化地区主要为生态退化重点治理区,一类是指生态位置重要,但因生态环境脆弱易受人为因素干扰、环境承载力低、人地矛盾突出、自然禀赋差及自然灾害多发等原因,导致其生态环境退化与经济贫困常相伴相生;另一类是指生态状况虽有所改善但与治理目标水平差距较大的地区,也属于需要重点治理的区域。

(二)生态退化地区划定的意义

我国生态退化地区存在的问题已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之一,“十四五”期间,划定生态退化重点治理区类型和范围,集中力量开展生态退化地区振兴发展尤为重要。

1.今后我国生态治理的主战场

当前,我国生态治理已进入“啃骨头”阶段,重点治理区域主要集中在高寒、干旱、荒漠等生态脆弱、敏感地区。这些地区普遍立地条件差、抵御灾害能力弱、生态恢复难度大,具有先天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别是山高坡陡、基岩裸露度高、缺土少水、交通不便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治理难度大、任务重、成本高,是我国生态治理的主战场。集中力量开展生态退化地区综合治理和振兴发展工作,打好打赢歼灭战,对全面解决好生态问题具有决定性作用。

三江源生态环境(图片来源:网络)

2.精准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重要保障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更优美生态环境的诉求更加迫切,从过去“盼温饱”到现在“盼环保”、从过去“求生存”到现在“求生态”,生态环境在群众幸福生活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开展生态退化地区综合治理和振兴发展工作,进一步推动此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是坚持最普惠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

3.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性举措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九大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也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生态退化是人类生存发展对自然环境过度开发而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生态退化地区治理与转型就是探索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性举措。

4.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

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生态退化地区基本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长期以来,资源掠夺性开发、农牧业过度生产,导致这些区域生态遭到极大破坏,落后的产业结构也导致区域经济不景气,与国家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不符,也与我国经济振兴发展的大趋势不符。因此,开展生态退化地区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研究是落实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

二、生态退化重点治理区的划定及类型

依托《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以及参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欧阳志云研究员等专家进行的《中国生态区划研究》《中国生态脆弱区特征及生态恢复对策》《主体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中国生态功能区划》等相关基础支撑性研究成果,再通过统计分析全国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的676个县级单位数据,分别提取每一县级单位所有像元的生态脆弱性值,求和得出各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级单位的生态退化赋值,并对各县级单位的生态退化程度进行等级划分,选定生态退化等级为中度以上的县级单位为生态退化地区。

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和集中连片打歼灭战的原则,将全国生态退化地区划分为6个生态退化重点治理区,分别是青藏高原草原退化重点治理区、南方喀斯特石漠化重点治理区、东北森林黑土地退化重点治理区、北部荒漠化重点治理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长江生态带生态退化重点治理区。

与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对照,其中青藏高原草原退化重点治理区涉及7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方喀斯特石漠化重点治理区涉及2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东北森林黑土地退化重点治理区涉及3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北部荒漠化重点治理区涉及6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涉及1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长江生态带生态退化重点治理区涉及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重点生态功能区类型退化类型划分

图1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5个区域分布

图2 重点生态功能区不同生态退化类型分布

三、生态退化重点治理区范围及退化程度

本研究识别出的6个生态退化重点治理区,目前面临的生态退化问题主要包括: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质量低;水土流失、沙漠化与石漠化等土地退化面积与程度虽然均在下降,但范围仍然较大;生态系统人工化加剧,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减少;流域生态破坏严重,生态风险较大。下文将对6个生态退化重点治理区的总体范围及退化情况展开详细分析。

(一)青藏高原草原退化重点治理区

1.分布情况

青藏高原草原退化重点治理区涉及新疆、青海、四川、甘肃、西藏等省份,主要分布于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阿尔金草原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藏西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态功能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藏东南高原边缘森林生态功能区7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内。

2.基本状况

生态改善呈现良好势头。目前,青藏高原草原区经治理生态状况已经呈现生态改善的良好势头,受破坏植被正逐渐恢复演替,野生动物种群逐步扩大。黑颈鹤、藏羚羊、普氏原羚、野牦牛、马鹿、滇金丝猴等个体数量正在稳步增加。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到此越冬的黑颈鹤逐年增加,约占全球黑颈鹤数量的80%,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黑颈鹤越冬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对盗猎活动的不断打击,保障藏羚羊种群数量逐渐恢复并持续增长,据初步统计,目前青藏高原上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已恢复到30万只以上。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藏羚羊从“濒危”降为“近危”,连续降低两个级别。羌塘高原野牦牛个体数量由保护前的6000多头恢复到目前的6万多头。

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建立。根据2018年国务院办公室发布的《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青藏高原已经建成各级自然保护区155个(其中国家级41个、省级64个),面积达82.24万平方公里,约占高原总面积的31.63%,占中国陆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57.56%,基本涵盖了高原独特和脆弱生态系统及珍稀物种资源。

森林资源得到切实保护和持续发展。根据2016年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西藏林地面积达1798.19万公顷,森林面积1490.9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2.14%,活立木总蓄积23.05亿立方米,与2011年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相比,林地与森林面积分别增加14.75万和19.8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0.16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增加2047万立方米,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

然而,区域自然生态系统总体仍较为脆弱,存在生态承载力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生物多样性减少、冰川加速消融、草原退化、沙化面积大、湿地面积缩减、水资源不足、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另外,部分地区在发展的同时,对保护的重视不足,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依然较大。

3.退化情况

该区域处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雪线上升、冻土消融、冻土层变薄,加之水资源不合理的利用,灌排不配套,盲目开垦、乱砍滥伐、超载过牧等人为活动影响,致使植被衰退,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

根据相关研究,1986—2018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指数具有较大的年际波动。退化指数最高出现在1995年,达到1.98;最低值出现在1988年,为1.36,整体属于轻度退化范围。青藏高原退化草地面积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41%,其中,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重度退化草地面积比例分别为22%、8%、6%和5%。根据全国前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数据,本区沙化土地已连续实现减少。但沙化土地总体占比较高,个别地区仍然沙害蔓延,且自然条件和环境恶劣,治理难度较大。区域生态功能降低,对河流水源涵养和补给能力减弱。部分区域草地处于退化状态,尤其是“黑土滩”型草地退化较为严重,需继续对其进行治理。水土流失问题仍然存在,该区土壤侵蚀类型主要有水蚀、风蚀、冻融三种,易造成植被衰退、地表裸露,从而导致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林地边缘区面积比例扩大、岛屿化和破碎化水平增加,进而导致森林资源退化。

青藏高原的黑土滩退化草地(摄影:景峰)

(二)南方喀斯特石漠化重点治理区

1.分布情况

南方喀斯特石漠化重点治理区涉及广西、贵州、云南、江西、湖南、广东等省份,主要分布于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内。

2.基本状况

据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截至2016年,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为1007万公顷,占岩溶面积的22.3%。与2011年相比,5年间石漠化土地净减少193.2万公顷,年均减少38.6万公顷,年均缩减率为3.45%。石漠化发生率下降,敏感性降低。5年间,岩溶地区石漠化发生率由26.5%下降到22.3%,石漠化敏感性在逐步降低,易发生石漠化的高敏感性区域由1638.2万公顷减少到1527.1万公顷,高敏感区所占比例降低了2.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侵蚀强度减弱。与2011年相比,石漠化耕地减少13.4万公顷,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8.2%,土壤侵蚀模数下降4.2%,土壤流失量减少12%。林草植被结构改善,岩溶生态系统稳步好转。岩溶地区林草植被盖度61.4%,较 2011年增长了3.9个百分点,其中乔木型植被增加了145万公顷,岩溶生态系统稳步好转,出现退化的面积仅占2.6%。

经过多年治理,该区石漠化扩展得到初步遏止,生态环境总体呈好转改善态势。但区域土地资源空间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利用方式粗放等问题依然存在,区域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生态问题值得重视。

广西平果县山地石漠化治理前后对比(图片来源:网络)

3.退化情况

由于岩溶地区生态系统依然脆弱,生态压力仍然很大。毁林开垦、樵采薪材、过度放牧等现象时有发生,给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新的威胁。近年来,石漠化程度减轻,重度和极重度减少明显。与2011年相比,不同程度的石漠化面积均出现减少。轻度石漠化减少40.3万公顷,中度减少86.2万公顷,重度减少51.6万公顷,极重度减少15.1万公顷。重度和极重度的总体比重较上个监测期下降了2.7%。

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摄影:景峰)

(三)东北森林黑土地退化重点治理区

1.分布情况

东北森林黑土地退化重点治理区主要涉及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分布于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内。

2.基本状况

目前,东北森林黑土地退化重点治理区生态呈现改善趋势。但区域内湿地、森林质量不高,森林生态系统不稳定、涵养水源能力偏低。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不够高,物种保护面临威胁。该区水土流失防治面积大、任务重,水质存在不同程度污染。

3.退化情况

该地区在农业生产与湿地保护的矛盾下,退耕积极性较低,部分区域甚至存在违规开垦湿地的现象,加速了区域湿地面积的缩小。湿地开垦一方面破坏湿地资源,加剧湿地生境破碎化;另一方面导致区域水位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很大,常年不稳定,农民逐水位而开垦,极易遭受经济损失。和全国森林资源变化的趋势一致,本区的森林面积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但主要表现在中幼龄林面积的增加,而成、过熟林面积所占比例呈下降的趋势,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森林质量较低,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抗外界干扰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低下,从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易受到外界干扰和破坏。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导致局部地区沙化加剧,洪涝、干旱、冻害、森林火灾和病虫等自然灾害频发,生态功能减弱。由于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加之受到城镇化建设、农田开垦、过度捕捞和采集、过牧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湿地面积萎缩、地下水位下降、贮水量减少,湿地涵养水源、调节降水和净化水质的功能进一步减弱。

东北黑土地(图片来源:网络)

近年来,部分农田的开发造成了水土流失面积增加、强度增强。据监测,我国东北黑土的有机质由开垦之初的3%~6%,下降到目前2%~3%,黑土表层平均每年流失0.3~1cm,一部分耕地的黑土层厚度由开垦之初的80~100cm,下降到目前的40~50cm,部分地区甚至下降到20~30cm。

(四)北部荒漠化重点治理区

1.分布情况

北部荒漠化重点治理区主要涉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内蒙古、甘肃、青海、河北等省份,分布于阿尔金草原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阿尔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科尔沁草原生态功能区、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内。

2.基本状况

该区经治理工程的实施使得生态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生态环境整体情况良好,受破坏植被正处于恢复演替,但部分地区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栖息地遭到破坏,出现了新的沙源地和盐渍化土地。另外本区地处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土壤质地疏松,多大风天气,生态环境脆弱。尤其在干旱年份,降水量远低于畜牧业的需水下线,导致草场退化、湿地面积缩小、鼠害频发等生态问题。同时,迫于地方发展和居民脱贫致富需要进行的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区域的冰川与水源涵养保护效果。

3.退化情况

由于部分地区位于高寒地区,牧草生长季短,加上持续干旱、长期的超载过牧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使草地缺乏休养生息的机会,草地退化面积有所扩大。该区水资源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区域植被破坏、河水断流、湿地面积萎缩、湿地功能退化、草地退化等生态问题。由于超载放牧及不合理利用,可利用天然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和盐碱化。人口剧增、过度农垦、过度放牧以及过度樵采是天然草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其中人口承载力方面,参照国际统一标准中的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活水平,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承载人数应为每平方公里25~30人,但实际承载人口量为每平方公里50~70人,人口承载力过大。土地耕作方式粗放、广种薄收以及严重超载过牧,是导致土地沙化和盐渍化的主要原因。受全球气候趋暖、旱化和人为活动影响,祁连山冰川近年来出现不同程度退缩,冰川退缩、雪线上升、工农业用水增加,水资源矛盾加剧,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面临较大的压力。

呼伦贝尔大草原退化草地(图片来源:网络)

该区沙化土地面积尽管已连续实现减少,但沙化土地面积本底占比较高,个别地区仍然沙害蔓延,急需治理的区域面积仍然较大,且自然条件和环境恶劣,治理难度更大。

(五)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1.分布情况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涉及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内。

2.基本状况

黄土高原具有连续的第四纪黄土堆积,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北部地区水蚀和风蚀交错。黄土高原主要为风尘粉砂堆积,质地疏松多孔,极易发生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为面蚀和细沟侵蚀,而沟谷地为冲沟侵蚀,大部分地区土壤侵蚀模数高于1000t/(km2·a)。黄土的基本性质、陡峭和密集的沟谷地形以及暴雨集中的特点是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主要自然因素。此外,土地的开垦和利用是加剧土壤侵蚀的主要人为因素。黄土高原的土地资源由于水土流失变得十分贫瘠,粮食产量低,产生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粮食生产力低,而且十分不稳定,因此贫困问题一直是黄土高原主要的经济社会问题。由于大量的泥沙通过黄河携带至下游地区,使得下游河床抬升,洪水频发。另外,由于煤矿、石油和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黄土高原出现不同程度环境污染问题。

3.退化情况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脆弱区面积大、类型多、程度深,一旦破坏修复难度极大。人口的持续增长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造成的压力日渐增大,人地矛盾、水资源不足不均的矛盾日益严重;煤、气、油等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与污染,尤其是煤炭资源的开发导致水资源渗漏、地下水位下降;人类活动干扰、过度放牧等导致植被破坏、草场退化、诱发土地荒漠化;该区以梁峁状丘陵和梁状丘陵为主,沟壑面积大,特殊的地质地貌加之近年来暴雨数量的增加极易诱发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黄土高原地区(图片来源:网络)

该区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展以梯田建设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到80年代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总体呈现良性恢复的态势。尤其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水土流失治理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效遏制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目前黄河利津水文站观测入黄河泥沙已减至每年2亿吨以下,接近无人类活动干扰的原始农业时期。但由于水土流失面积本底数量巨大、土地沙漠化敏感程度高,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治理任重道远。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约39万km2,其中侵蚀模数大于8000 t/(km2·a)的极强度以上水蚀面积为8.5万km2,占全国相同侵蚀强度土地面积的64%,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区域。

(六)长江生态带生态退化重点治理区

1.分布情况

长江生态带生态退化重点治理区涉及湖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湖南等省份,主要分布在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内。

2.基本状况

目前,长江生态带生态退化重点治理区的整体生态质量逐步改善,早期受破坏植被正处于恢复演替过程中。但区域内仍存在森林质量不高、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偏低、草原破坏修复滞后、水土流失面积偏大、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湿地保护水平有待提升、土地资源空间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利用方式粗放等问题,生态保护与建设仍有待加强。

湖北阳新长江沿岸岸线生态修复前(图片来源:网络)

3.退化情况

该区易受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山洪沟、泥石流沟、滑坡等分布广泛、密度大、活动频繁,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较大。该区水土流失面积大,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以水蚀为主,其次是风蚀、重力(泥石流、崩塌等)所引起的少量水土流失现象。土壤侵蚀程度主要以微度、轻度、中度为主,包括少量强度、极强度和强烈。该区内长期受到各种人为活动影响,导致来水量减少,河流泥沙含量增大,造成河床、湖底、水库等泥沙淤积和水质污染,湿地面积缩减,功能衰退。和全国森林资源变化的趋势一致,本区的森林面积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但主要表现在中幼龄林面积的增加,而成、过熟林面积呈下降的趋势,森林结构不合理,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抗外界干扰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低下,从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易受到外界干扰而被破坏。局部地区草原生态遭到破坏,出现草原退化、沙化、荒漠化现象,草原生态系统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另外,区域内武陵山区也是我国土地石漠化问题严重区域,石漠化面积仍然较大。

[参考文献]

[1] 傅伯杰,刘国华.中国生态区划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 欧阳志云,徐卫华,肖燚.中国生态系统评估:格局、质量、问题与服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

[3] 欧阳志云,崔书红,郑华.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科学与社会,2015(01):20-30.

[4]刘国华,傅伯杰,陈利顶,等.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J].生态学报,2000,20(1):13-19.

[5]董世魁,温璐,李媛媛,等.青藏高原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植被-土壤界面过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6]李文华,赵新全,张宪洲,等.青藏高原主要生态系统变化及其碳源/碳汇功能作用[J].自然杂志,2013,35(3):172-178.

[7]俞孔坚,李海龙,李迪华,等. 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J].生态学报,2009,29(10):5163-5175.

[8]刘国彬, 上官周平, 姚文艺,等. 黄土高原生态工程的生态成效[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11-19.

[9]王涛.荒漠化治理中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问题探析——以中国北方半干旱荒漠区沙漠化防治为例[J].生态学报,2016,36(22):7045-7048.

[10]贾维馨,姜琦刚,王冬艳.中国东北黑土退化形式、自然控制因素及演变趋势[J].土壤科学,2016,4(4):37-42.

[11]田美荣,高吉喜,邹长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退化诊断理论、思路与方法探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32(5): 69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