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建议

李华 董亚秋 张萌 | 以更有力的政策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总体战
发布日期:2020-07-09 作者:李华 董亚秋 张萌 信息来源:中咨智库 访问次数: 字号:[ ]

01 疫情对全球秩序产生严重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是全球化大环境下一次重大突发的世界性公共卫生危机,突如其来、百年未有。其冲击影响将超越2008年金融危机,疫情若得不到及时控制,又将进一步演变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世行最新预测,受疫情冲击,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下滑5.2%,这将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此次“超级黑天鹅”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持续时间远超预料。此次疫情发展持续时间超过“非典”,扩散速度广度、防控艰难程度、冲击影响远超预期。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实施了坚决果断“封城”、建设方舱医院、加强社区防控、全国驰援武汉、全民抗疫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夺取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向好态势得到巩固,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

二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前,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多国多点爆发,多国经济停摆、半停摆,国际经贸往来几近停顿。美欧多国感染人数在短时间内激增,迅速成为疫情“风暴中心”。近期土耳其、俄罗斯、巴西以及印度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疫情恶化,开始出现向新兴经济体和不发达国家蔓延的“第三波”疫情。

三是“生命”、“生计”抉择艰难。疫情防控和重启经济成为世界多国的两难选择。美国政府自疫情爆发之初,为避免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错失防控时间窗口,后续疫情迅速恶化,迫使采取进一步防疫措施,但却导致经济陷入停滞,失业率高企。

四是影响不断传导、叠加、放大。此次疫情产生的冲击从市场、生产向贸易、投资、金融等纵深领域传导,向经济、生活、网络、社会乃至大众心理各个方面渗透,影响程度之深远,扩展范围之广大,前所未有。疫情防控导致消费、投资、贸易、物流、商流和人流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等国民经济循环和产业链接的停顿和中断。疫情境外蔓延又导致各种影响反复叠加,国内国际循环传导,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甚至可能引发国际格局、世界秩序、全球供应链的改变。

02 宏观经济政策的及时调整

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和经济下行的“六稳”。面对中美贸易摩擦长期化叠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清醒认识、精准研判国内外形势,把准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作出科学决策和强有力部署。2017年中提出“六稳”,2018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将“六稳”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六稳”加强了逆周期政策组合,构筑了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和经济下行的“三道防线”。以“稳就业”“稳金融”最大程度降低内外部挑战带来的不利影响,以“稳外贸”“稳外资”坚定维护全球化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稳投资”“稳预期”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有后劲。

应对新冠疫情影响稳经济大盘的“六保”。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为稳住经济基本盘,近期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在重申“六稳”的同时,强调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首次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政策。“六保”的提出更加突出底线思维,更加突出执政为民,更加突出精准发力保经济大盘和民生兜底。从强调宏观调控深入到保市场主体运行,更加具有精确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将为夺取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双胜利”注入强大力量,奠定重要基础。

03 切实落实 “六稳”“六保”做好“六防”

面对疫情冲击,中国与世界各国都积极应对,释放流动性等非常规大规模量化宽松,重启市场提振消费、挽救企业等多方面政策全面发力,努力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和影响降到最低。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的政策框架下,切实落实“六稳”、“六保”的同时,应着眼着力政策效果,防患未然,做好“六防”。

一是防止债务“失控”。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量化宽松导致普遍性债务高企,我国宏观杠杆率快速攀升。2008-2016年,我国宏观杠杆率平均每年上升12.4个百分点,截止18年底,宏观杠杆率243.7%,与美国水平大体接近。尽管我国总体债务水平可控,但局部债务风险仍存,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存在累积态势。据央行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5月末,全国金融机构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为5.9%,明显高于大中型企业。商业银行预计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有集中爆发的态势。因此,在以更加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提振经济的同时,仍需把握防控债务危机的红线,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提高金融体系适配性,控制好货币闸门开启的节奏,防止由于经济恢复滞后导致推高不良债务水平。要创新监管,运用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及时发现问题,早预警、早排雷。

二是防止投资“失序”。扩大有效投资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投资政策相比消费和进出口,乘数效应大,受疫情因素制约更少,政策效果显现更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但投资具有周期性,理性投资应聚焦未来需求、侧重补短板。低水平重复建设带来浪费,推高债务水平,透支未来。要处理好投资和消费、政府和市场、当前和长远的“三大关系”。一方面,着眼未来,谋划推进一批“管长远、夯基础”的重大项目,以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建设、创新平台打造等为新发力点,加快信息、融合、创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聚焦民生需求和发展结构,推动民生医疗卫生领域、老旧小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补短板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防止消费“失衡”。消费是最终需求,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一是要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实现“消费回补”,尽快恢复原有平衡。既可通过消费券等促消费措施对冲疫情影响,也要注重持续优化消费环境、稳定消费预期,释放消费潜力。二是引导培育新的消费,通过“消费升级”实现新的平衡。着眼供给侧改革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把疫情期间催生壮大的无人配送、生鲜电商、远程医疗、远程办公等新兴服务需求充分释放出来。使消费回补和扩大增量有机结合,促进形成新老平衡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三是注重消费与储蓄的平衡。当前居民消费趋于理性,中等收入家庭储蓄倾向明显增强,因此消费相关政策的出台要基于市场、顺应市场,要深入调研、精准施策、注重效果。

四是防止物价“失调”。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最大的敌人。尤其在当前经济困难,百姓收入就业受影响的情况下,更需要管理好物价水平,防止通胀水平上升使社会和家庭财富缩水。一方面应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政府要决维护好市场秩序,防止市场价格信号失真失灵。另一方面,要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哄抬物价、借机牟利的不法行为。

五是防止改革“失速”。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善于用改革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全面深化改革处在攻坚克难期。要把握形势发展变化,化解突出矛盾和问题,强化改革思维、增强改革定力,立足当下的同时放眼未来,谋划长远,着力体制性、机制性改革,扫除制度性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对疫情暴露出来社会治理、应急管理、医疗体制等方面的不足,要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不失时机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制度优势。

六是防止社会“失和”。“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疫情下国内外各类舆情纷杂乱象、虚实难辨,也容易滋生恐慌、焦虑甚至民粹和极端等负面情绪。政府和媒体应注重培育健康理性的社会心态,构建全社会团结有爱、坚定信心、共克时艰的舆论氛围。加强全社会团结,党的领导是制度优势,集体主义是规模效应。全社会要更加包容、有爱,向世界展示出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面前都无往不胜的磅礴力量。

 (本文刊于《中国投资》2020年5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