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风采
|
中咨青年点燃咨询业务“数智融合”新引擎
| |||||
| |||||
时代浪潮奔涌向前,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中咨公司加快建设国家高端智库和世界一流咨询机构的号角正在吹响,数字化转型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在这场深刻变革中,一群中咨青年正以蓬勃朝气与昂扬锐气,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在咨询业务的核心场景点燃“数智融合”新引擎,用智慧和汗水书写公司数字化转型的青春答案。 40小时“精雕细琢” AI赋能核心业务提质增效 咨询报告的质量是中咨公司的生命线。作为公司成果质量的“守门人”,专家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专家办)评审处每天都面对海量报告,如何在确保严谨、精准、高质量的同时,提升效率、释放人力? 答案,指向了AI。 公司领导对核稿智能体的发展和应用提出要求。为打造符合中咨业务特点的核稿智能体,专家办、数字化发展中心多次就技术、方法、路径、应用进行讨论,公司副总经理刘富荣部署开展专项工作,多次指导召开推进会,一场围绕“提示词(Prompt)”的攻坚战就此打响。其目标是在公司数字化系统框架下,充分发挥公司大模型在核稿工作中的最优效能。 提示词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是连接人类与AI的桥梁。为了让智能体精准理解中咨业务逻辑和质量标准,专家办在数字化发展中心试用版上线3天内,加班加点投入近40个小时反复打磨,逐字推敲、上百次测试与修正……这不仅是与智能体的对话,更是业务经验与AI逻辑的深度碰撞。 在数字化发展中心王奕博、国防业务部鞠镇毅等技术骨干的支持下,“核稿智能体”V1.0版迅速上线。然而,团队并未止步,根据反馈意见快速迭代推出V2.0版。 “效果喜人!”刘富荣在体验V2.0版后给出了高度评价。 这四个字背后,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V2版智能体上线仅一周,专家办便在日常工作中利用约15份紧急报告进行功能验证,覆盖交通业务部、能源业务部、社会事业业务部、高技术业务部等七个业务部门。结果表明,智能体已能基本识别报告中的“硬伤”,有条件成为核稿工作的助手。 “涟漪效应”迅速扩散。依托智能体平台的“创建副本”功能,各部门可基于现有模型根据自身业务特色进行个性化定制。为了继续推进智能体修改完善进程,专家办李静牵头,迅速完成了对交通业务部、社会事业业务部、高技术业务部等部门项目经理和核稿专员的培训,以期扩大应用,积累经验。与此同时,能源业务部规划处、高技术业务部人工智能处、石化轻纺业务部综合处闻讯,也纷纷主动对接。战略咨询部开始使用智能体对专报文稿进行初步审查,中咨生态所则把学习运用智能体与加强咨询成果质量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更可喜的变化发生在成果质量上。结合交通业务部、社会事业业务部自主推进的质量整顿工作,近一周两部门提交的10余份报告文稿质量实现了明显提升。 正是专家办这种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精神,让他们主动拥抱AI、赋能业务。一个由青年团队点燃的AI火种正从“试验田”燃向全公司,并呈燎原之势。 “多点开花”的创新热土 AI绘就中咨业务新图景 如果说,“核稿智能体”是AI赋能业务的“单点突击”,那么在公司更多领域,一场“多点开花”的智能化浪潮正蓬勃兴起。中咨青年人才将AI的无限可能,注入咨询业务的各个环节。 在研究中心,一场“方法论”的智能萃取正在进行。理论方法团队正探索开发“方法论萃取智能体”,将大量论文、研究报告中的思路方法“显性化”,把研究方法的内涵、应用场景、操作步骤、成熟度等内容“卡片化”。目前,团队已萃取提炼多个理论方法,并形成智能体指令。未来,计划将智能体的萃取成果纳入理论方法库,通过卡片标签协助项目经理快速找到合适研究方法。 在资源与环境业务部,一个智能评价的“神兵利器”正在锤炼。部门主动联系数字化发展中心,表示有意展开深度合作。在两部门关于AI应用的研讨会上,资源与环境业务部张晓丹抛出了一个实际需求:如何根据委托方要求,快速从待评材料中提炼共性指标,生成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大批量材料进行智能打分? 双方迅速达成一致,王奕博带领技术团队与张晓丹密切沟通,历经3个版本迭代,“指标体系生成”和“待评材料评价”两个智能体应运而生。指标体系生成智能体通过输入评分主题和待评材料,提取共性指标,生成带权重的多层级评分体系。待评材料评价智能体通过输入评分体系和待评材料,使用大模型逐条评分评价并给出材料总结。如今,这两个AI智能体已集成到公司新OA系统的侧边栏,成为人人可用的工具,为一线业务人员材料初评“减负增效”。 在社会事业业务部,一个“低代码”搭建的专家评估系统雏形已现。在副主任贾森推动下,部门刘星烁、高梦阳与数字化发展中心李纯如积极对接,希望能依托公司自有的“低代码开发平台”,打造一个专业的“地下管网评估系统”,实现评审、统计、复核等全流程功能。 李纯如对该系统的功能进行梳理、拆解、分析,中咨卓越工程师学院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联培博士生邢铁奇边学边干,一边与开发组优化系统功能,一边搭建评估系统DEMO。当演示成果出现在社会事业业务部同事眼前时,获得大家的高度认可。 青春“智”造 赋能未来 从“核稿智能体”的精雕细琢,到方法论的深度萃取;从指标体系的智能生成,到专家评估系统的协同共创,一幅AI深度赋能中咨业务的“全景图”正徐徐展开。 这不仅是新工具的上线、新系统的搭建,更是一场深刻的思维变革。它标志着中咨公司正在探索AI与高端智库业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工程咨询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更是新时代中咨青年的担当。他们胸怀“国之大者”,是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蓬勃力量。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让AI不再遥远,变为触手可及的生产力。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中咨数字化转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可期。在这群青年的推动下,人工智能必将成为公司建设国家高端智库和世界一流咨询机构的强劲引擎,在服务国家战略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 |||||
相关链接
- 聚焦高世代OLED:公司参与专题...2025-11-11
- 浙大研修+名企探营:中咨青年向浙...2025-08-22
- 智慧护航“皖江第一隧” ——中咨...2025-07-25
- 向新而行|中咨海外公司助力山西阳...2025-07-25
-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 “中咨智慧...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