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PX市场
2007年以来,各地陆续传出抗议PX的声音,并没有影响到PX市场的火爆。
截至2009年底,中国大陆范围内共有13家PX生产企业、16套生产装置。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石化轻纺发展部石化化工处处长郭琛曾撰文指出,2009年,国内PX产能已达每年725万吨,实际产量约为480万吨,而当年市场表观消费量约为817万吨。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PX生产和消费国,产能占全球两成左右,消费量占全球三成左右。
中石化内部人士向财新《新世纪》记者透露,2010年,国内市场的PX表观消费量已经超过900万吨,尽管近年来PX自给率不断提高,市场需求缺口依然明显。
这个缺口正是丰厚利润之所在。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明森表示,国内大力发展PX是现实的需求。近十年来,国内的PX产能和产量翻了不止一番,但用量需求增长得同样迅速。
“这个东西缺不了,我们不生产了,老外生产,你还得花钱买⋯⋯不用还不行,下游那么多产品都需要用。”张明森表示。他认为,提高PX的自给量至关重要。如果依赖进口,“原料在人家那里卡着,就和铁矿石一样,下游发展得越多,你就是人家的加工企业,利润全在人家那里控制。”
在这种背景之下,从沿海的上海、大连、青岛,沿江的南京、洛阳,到内陆的乌鲁木齐,PX版图不断扩张。
张明森表示,目前石油化工项目利润丰厚,但技术、资金门槛较高。由于原料市场存在垄断,一般企业想从炼油项目介入十分困难。相比之下,从PX项目入手较为容易。
截至2009年底,国内PX产能主要集中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国有油企,产能占到全国的七成。而市场上的民营控股企业仅1家,即大连的福佳大化;有外商背景的仅2家,分别是正在建设漳州古雷PX项目的翔鹭腾龙,以及青岛的丽东化工。
PX需求主要取决于PTA的生产发展。据郭琛预测,为满足国内需求,2020年我国PTA产量将达3104万吨,需相应配套PX产能为1821万吨/年,与2010年的817万吨/年产能相比,尚有1004万吨/年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在10年内,类似古雷半岛这样年产80万吨的PX项目还需要新建十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