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十二五规划:徐州市轨道交通将由3条线组成
发布日期:2012-09-24 信息来源:徐州网 访问次数: 字号:[ ]

  9月19日,江苏省轨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出炉。引人关注的是,该规划中明确指出徐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的建设年限为2014到2018年。此外,该规划中提出的远期建设目标包括,将适时启动徐州都市圈内徐州至萧县、贾汪、邳州等城际轨道建设。
  省里规划
  徐州轨道交通分三阶段
  根据媒体的公开报道,在江苏省轨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徐州市近中期将建成由1、2、3号线组成的“大字形”网络骨架,里程约70公里,覆盖老城商业中心、新城行政中心和铜山副中心,远期线网里程约110公里,中心城区各组团均有轨道交通线路通达。其中,徐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的建设年限为 2014—2018年。
  远期,将进一步扩充完善沿江地区线网,适时启动徐州都市圈内徐州至萧县、贾汪、邳州等城际轨道建设。建设年限方面,徐州至贾汪城际为“远期”,徐州至邳州城际、徐州至萧县城际为“远景”。
  铁路干线方面,涉及我市的也有多个项目:新长铁路新沂至盐城段扩能改造(建设年限 2014-2017)、徐宿淮盐铁路徐州至宿迁段(建设年限 2015-2018)、徐连高速铁路 (2016-2019)、郑徐客运专线江苏段(建设年限 2012-2015)、徐州至淮北铁路(远期)等。
  部门回应
  规划正待国家发改委评审
  我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多年以前就开始提出。早在2007年,市规划部门就根据我市2020年总体规划,完成了徐州市轨道交通的线网规划,并于2007年6月19日通过了由省建设厅主持的规划成果专家论证。
  2010年5月,市规划局公布了这份在当年3月份完成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重点是轨道交通1号线。公布的同时,该局工作人员表示,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是一项大型系统工程,投资大,涉及部门多,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多。目前发布的轨道交通1号线的线路和站点规划,还会随着地下地质条件、文物保护等因素进行调整,并需报国家发改委批准。
  建设轨道交通,涉及的审批过程复杂。从2010年5月我市首次公开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之后,陆续公开的部分信息透露着这一工程的审批进展:
  ●2011年11月,我市在完成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地质灾害评价、拆迁安置专题研究、投融资方案等十多项申报资料后,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接受相关评审。
  ●2012年4月份,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我市主持召开了《徐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8)》评估会。
  ●2012年7月,市环保局公布信息:环境保护部对《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评审,并予以通过。
  昨日,记者联系了市规划局、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了解到,我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经通过了中咨公司评估,正待国家发改委评审。而对于江苏省轨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到的徐州城际轨道交通,交通、规划和发改委等部门相关人员均表示暂不了解。
  市民声音
  大家对轨道交通充满期待
  在西祠胡同徐州论坛上,网友成立了一个轨道交通的子论坛。在论坛上,媒体关于轨道交通的相关报道被第一时间转载,更多的则是畅所欲言的意见和建议。
  规划中轨道交通沿线以及附近的房地产开发商,打“轨道交通牌”的不少,这也成为很多市民在置业时考虑的一个因素。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市民均表示了对我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期待。家住杏山子片区的刘永志说,当初在该区域买房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冲着未来的轨道交通,大家都盼着轨道交通能早日建设,以后交通条件就好多了。
  淮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马晓冬教授表示,轨道交通建设并投入运营后,将会大幅度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方便市民生活,并对整个城市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市民出行来说,轨道交通会成为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选择,改善市民工作和生活节奏。开车出行的人也会相对减少,也提升城市交通环境。
  对于商业业态来说,根据现有轨道交通运营城市的经验来看,会在众多地铁出口形成微型cbd,同时适应中心商圈的发展要求,为中心商圈发展提供保障。轨道交通会改变现在的向心型的“网络放射状”格局,向“功能组团式”格局转变。
  对于城市建设来说,有了轨道交通的快捷,将大大拉近包括新城区、高铁商务区、铜山新区等融入主城区,淡化非主城区概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