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咨视界

苏于群 施丽宣 | ​我国陵寝类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日期:2022-06-06 作者:苏于群 施丽宣 信息来源:中咨研究 访问次数: 字号:[ ]

我国陵寝类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河北省易县清西陵为例

苏于群 施丽宣

摘要:在文旅融合、数字经济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众旅游新需求、智慧文旅新业态正稳步推进文旅产业迭代和服务升级。在这一形势下,准确把握遗产地旅游发展趋势,突破传统文物型旅游景区开发手段,是我国陵寝类世界文化遗产面临的重大课题。清西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陵寝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皇家陵墓群,体现了清朝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生态文化和风水文化。目前清西陵存在世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展示系统落后、旅游要素配套欠缺等问题,应通过提高遗产价值挖掘阐释和传播、加强与周边村落联动发展、推进遗产数字化和研学旅游等策略,进一步打造清西陵世界遗产文化旅游IP,推动清西陵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运营策略;对策建议;遗产数字化

引言

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更要体现在文化方面,以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强国建设。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时提出,“要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文化遗产发展尤其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其研究、保护和利用工作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意大利作为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制定了科学化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实现了文化遗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埃及注重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每年选派专职从事文保研究人员赴欧美等科技先进的国家学习;法国利用数字化再现技术将巴黎圣母院“搬”到线上,虚拟孪生“圣母院”将于2024年上线……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完善制度、引入技术和丰富业态等方式推动了世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一直积极响应世界遗产的5C( 可信度、保护、能力建设、宣传、社区等5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战略,诸如大运河、长城等规模庞大、保护管理复杂的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获得国际组织赞誉。

当前,人们对中国文化遗产内涵的认识逐渐深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对传统保护对象的概念认识呈现出新的发展变化。一方面随着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文化遗产将从旅游活动中获得新生,形成“生活+学习+成长”三位一体的文旅体验新方式,这既展示了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又能够实现遗产活化后融入日常生活游憩的社会属性;另一方面,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世代代的创造和积累,与人类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必将是与民生改善、环境优化、公共事业相辅相成、多元一体的“大遗产”体系。

陵寝类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与建筑传统的杰出代表,阐释了中国几千年传承的世界观和儒家礼制等思想,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清西陵作为清代陵寝的代表,反映出满汉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展示出清代皇家独特的陵寝制度、墓葬习俗、建筑特征和宗教文化。如何更好地保护利用该类遗产,一直是当今社会关注的话题。本文以清西陵为例,按照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提出陵寝类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对策,目的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活化利用文化遗产,促进世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生态保护、产业提升和人民生活质量整体提高,最大化地发挥其公益价值,弘扬中华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陵寝类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

清西陵

一、我国陵寝类世界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一)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文化多样,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截至2021年,我国世界遗产总数为56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8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见表1、图1)[1]。《2020年世界遗产展望》显示,世界自然遗产与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中,全球整体状况处于“好”和“较好”的比例为63%,中国该层级的比例为89%。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与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总体保护状况良好,无濒危状态的遗产地。我国已成为近年来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也是世界遗产整体保护状况明显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国家。

表1 中国世界遗产分类汇总表

图片来源:《城市观察员》官方帐号

图1 我国世界遗产分布图

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在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国不断推进世界文化遗产地能力建设,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完善法律法规,出台规范性技术文件,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在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中支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126个项目,共计6亿元[2],出台《长城保护条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等百余部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构筑铜墙铁壁。

当下,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充分利用专业机构、新技术和新力量,秉承生态为民、科学利用的理念,将资源保护与民生发展相结合,通过特许经营、利益共享、生态补偿、生活补助等多种方式惠及民众、改善民生,带动了地方生态环境优化和经济发展。遗产地通过开展适当的旅游展示活动,拉动了住宿、餐饮、交通、土特产加工、手工艺制作等相关产业发展。2018年,我国世界遗产地为地方带来直接旅游收入143.75亿元,其中,接待境外游客超过1246.2万人次,占全国入境游客总人数的9.7%;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累计吸引游客3.88亿人次(数据来源:央广网),为助力精准扶贫、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陵寝类遗产地旅游及保护现状

陵寝类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分布,具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研究价值。印度的泰姬·玛哈尔陵和德里胡马雍陵;埃及的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和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朝鲜的高句丽古墓群;韩国的高昌、华森和江华的史前墓遗址;马里的阿斯基亚王陵;希腊的韦尔吉纳的考古遗址等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印度泰姬·玛哈尔陵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中陵寝类遗产是一类独特的文化遗产,包括明清皇家陵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高句丽王城王陵及其贵族墓葬3项(见表2)。近年来,在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重要指示下,国家不断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科学处理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让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活化中更好地传承。鉴于陵寝类遗产具有脆弱性、不可再生性,使其对保存环境和外部影响十分敏感[3],这决定了其保护和利用都应更为谨慎。

表2 我国陵寝类世界文化遗产分布情况

现阶段,陵寝类遗产地除了加大力量对其文物及重要遗址进行监测、修缮、修复等保护管理外,在旅游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部分文化遗产及文保单位将展示方式推陈出新,在以露天原址展示和场馆展示等静态陈列展示为主的基础上改进创新,利用全息成像、VR虚拟现实技术、AR推拉屏、场景复原等数字化技术,建立了新的展示体验模式——数字博物馆。2017年,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实现了更广泛的宣传推广效应。二是在旅游发展方面,除了将遗产本体作为观赏、游憩和爱国教育场所外,周边村镇及民俗文化也成为游客青睐的空间场所。明十三陵依托村庄开展的农家院、采摘园、垂钓园成为游客观赏景区之余游憩休闲的最佳选择;清西陵腹地的西陵镇忠义村,依托近300年历史的满族风情特色,形成了以“吃满家饭、住满家屋、品满族风情”为特色的农家旅游品牌。另外,著名陵寝类遗产地接待游客量也比较可观。2021年“五一”小长假,秦始皇陵博物院接待游客量达30万人次;2022年“清明”小长假,十三陵特区(含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银山塔林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75万人次(数据来源:央广网)。由于受保护要求和技术限制,大多陵寝遗产处于未开挖、未开放展示的状态,遗产地整体利用程度较低,旅游形式仍然传统单一,产品开发创意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做好遗产活化、文旅融合和文化自信的大文章。

清东陵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碑

二、陵寝类遗产地发展趋势

(一)遗产内涵扩展成为发展主流

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部分写进报告中[4],这意味着遗产地深耕文化内涵、细作传承外延的趋势越发凸显。陵寝类遗产地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既是物质遗产,也包含一切与人类发展过程有关的工艺、技术、礼仪、风俗习惯等非物质形态文化[5],既是构筑起文化遗产完整性的组成部分,也是遗产保护赋能“文化富裕”的基石。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正成为各地发展文旅产业的特色消费内容与地标性旅游吸引物,其将不断在保护与传承中焕发生机,在价值挖掘阐释与传播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同时在满足中国当前需要的同时也具有世界意义。

(二)内容创新活化成为核心动力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业不断优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一系列供需适配的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内容破局出圈,高附加值的文旅产品逐渐成为新时代的“宠儿”。陵寝类遗产地作为独特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应积极推进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再阐释”“再生产”“再创造”“再推广”“再消费”等创新举措和活化方式,用好历史文化遗产,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与现实生活有机互动,在文创网红产品、文化沉浸式体验和研学教育等方面释放遗产地价值潜力,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成为增进全民族历史认知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明显陵

(三)科技赋能遗产地转型势不可挡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各个行业中不断渗透,数字科技赋能文化遗产地的效能不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持续加速。未来,通过人工智能、5G+VR/AR等技术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创新手段,将在文化传播、保护、转化、创新实践中实现全新转型升级,为我国文旅新业态发展、新技术革新、新模式开拓打牢根基,并塑造“传统”与“时代”完美契合的崭新路径和体验空间,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科技赋能遗产地将不断采用新技术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散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四)多元融合发展逐渐成型成势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提到,“要深入推进融合发展,积极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内需等国家重大战略。……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理顺文物保护单位与旅游景区关系,提升文化遗产类景区管理水平。”[6]未来,遗产地将更多的从发展的角度谋篇布局,以科技赋能文物保护,以文化传承赓续民族团结根脉,以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推动传统文化走进群众、深入人心,将世界遗产与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相联系,与民生改善、环境优化和公益事业相联系,逐渐形成多元融合的“大遗产”体系。

三、清西陵保护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清西陵保护区发展现状

1.基本概况

清西陵位于北京西南98公里的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永宁山下,是清朝最后一处帝王陵墓群。清西陵保护范围8300公顷,建有皇帝陵4座、皇后陵3座、妃园寝3座、王爷园寝2座、公主园寝1座、阿哥园寝1座,形成了以14座陵寝为主,行宫、永福寺、营房、衙署为辅的陵区建筑。陵区内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2位王爷、2位公主、6位阿哥,共计80人[7]。陵区内矗立着千余间宫殿和百余座石建筑,构成一处规模宏大,坐落有序、巍峨磅礴的古建筑群。对研究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陵寝内外古树参天,现存15000余株古松和20万株幼松,有“中国最大的人工古松林”之誉。古建筑环抱于苍松翠柏之中,在浩瀚的林海中竟相峥嵘,构成完整的帝陵文化生态系统。

清西陵

1961年,清西陵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清西陵作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1月9日,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20年1月7日,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5A级旅游景区。目前清西陵对外开放的有泰陵、昌西陵、慕陵、崇陵以及永福寺,各座建筑群各具特色和价值。清西陵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同时反映出中国独特的世界观和儒家礼制思想。清西陵是河北省文化形象名片,更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扇窗口。如今的清西陵保护区硬件设施逐渐完善、整体环境不断优化、管理服务持续升级,大景区格局基本形成。2019年,清西陵游客量突破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亿元。

清西陵—泰陵石牌坊

2.运营管理

清西陵早期的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由清西陵文物管理处负责,其机构设置相对简单且均与文物保护直接相关。2012年11月,保定市正式成立了清西陵保护区管委会,对辖区行使管理、监督、协调、服务职能,下辖综合办公室、财务处、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处、社会事务管理处、规划建设处等部门,完善了原有机构职能。清西陵保护区管委会的成立,有效解决了该区域由于条块分割而形成的行政管理、社会事业、文物保护、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和矛盾,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清西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近年来在保护区发展中,管委会以文物保护为根本,不断深化“旅游+”发展模式,通过“旅游+文化”、“旅游+体育”等多种形式,注重节庆活动打造,不断推进景区向旅游综合体纵深方向发展。近几年推出了祭祀大典、满族庙会、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徒步大会、半程马拉松、摄影大赛、动漫季等活动,这些精彩活动与景区一起形成了新时代的清西陵文化。

(二)存在问题

1.文化遗产内涵挖掘不够

清西陵从雍正八年(1730年)建泰陵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溥仪被逐出紫禁城,期间共185年,是大清帝国从繁华到衰落的缩影。现阶段,清西陵保护区对其文化遗产内涵的挖掘还有待深入,科学研究与文化展示及传播存在一定的脱节。文化遗产的挖掘仅限于清西陵陵寝建筑群主体、陵寝建筑形制艺术等物质层面的展示,缺乏对皇家丧葬礼制、祭祀礼仪以及中国传统孝道、家族宗法、宗教等相关非物质文化层面的深入挖掘利用。

2.景区展示阐释系统落后

限于传统的展示理念和技术手段,清西陵文化遗产的展示方式主要是以建筑物、构筑物原址展示为主,辅以场馆展示的静态展示方式。建筑物内陈列的文物数量和种类不够丰富,且展示形式较为陈旧,游客无法在参观中更加直观深刻地了解有关历史文化,从而难以起到传播遗产文化的效果。同时,此类传统的展陈方式已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学习体验需求。

3.旅游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清西陵在创建5A景区过程中大力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其各项硬件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但旅游接待服务层面仍显不足。从旅游交通供给来看,由于各陵区距离较远、交通不便,仅有中巴车且车次有限,无法满足游客多形式、时效性的交通需求。从旅游服务供给来看,景区服务缺乏人性化设计,如景区内商品售卖集中在游客服务中心,限于陵区规模较大,游客步行购买小食、饮用水等休憩物品距离较远、极为不便。从消费产品供给来看,目前景区内旅游商品的供给水平与景区高质量发展仍有差距,文旅消费供给亟需升级。

4.运营管理缺乏模式创新

清西陵目前仍处在大众旅游初级阶段,即以观光游览为主,景区发展过度依赖门票经济。其次,景区运营中参与式、体验式项目供给不足,无法适应游客日益多样化的新消费需求。如清西陵在特定日期举办的祭祀大典活动,其演出内容吸引力不强,缺乏互动和参与感。三是景区线上运营“流量”不足。目前清西陵已建成“一平台、两中心、四板块”的智慧旅游系统,APP服务平台、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电子导览系统等智慧服务系统已上线运行。但目前来看,线上平台存在内容陈旧、更新较慢且服务不全等问题,科普及文化宣讲内容较少,网上旗舰店尚未搭建,线上与线下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及互动,制约了遗产地宣传及网络营销。

综上,清西陵景区目前面临的遗产内涵挖掘和展示的局限、文化体验形式的单一、旅游接待服务的欠缺、商业业态的低端同质等诸多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其可持续发展,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游客停留时间短、旅游体验差、消费率低。陵寝类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的迭代升级已经迫在眉睫,清西陵应紧跟旅游新消费需求与偏好,从文物活化、文化主题、形象美学、沉浸演艺、科技创新、商品创意等全方位进行升级,方可从众多层出不穷的旅游产品中获得新生,再续辉煌。

清西陵—崇陵

四、清西陵保护区发展对策建议

(一)深挖遗产资源内涵,注重文化价值传播

清西陵作为我国陵寝类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应坚持保护第一,不断提高其资源吸引力才能在市场中取得较强的竞争力。首先,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品牌。在深入挖掘清西陵遗产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多维度提炼遗产资源所蕴涵的核心文化内容和意义,在保护好、传承好的基础上创新业态,打造清西陵全新文旅IP。第二,提升遗产展示利用水平。通过全面的主题梳理,完善现有展示内容,运用科技手段丰富文物展现形式,在传统文物展览的基础上增加互动体验和交流,提升游客体验感,增强粘性。第三,推动解说词提档升级。结合清西陵景区游览路线长、景点多等实际,形成不同时长、不同类型的解说词,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旅游群体。同时,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结合历史典故全力讲好清西陵故事,弘扬世界遗产文化价值。

(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打好“景区+村镇”组合拳

文化内容、价值传播和优质服务是旅游业的核心[8]。在服务方面,首先,应注重旅游服务提质创新。从游客消费需求洞察出发,增强智能化旅游服务设施投入,通过引入无人智能售货车、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提升景区内新零售便捷化和品质化,提高旅游服务满意度。二是,丰富旅游服务形式。采取一定的沉浸式体验和参与模式,通过情景规划与体验设计,丰富体验内容、活化景区运营。如围绕雍正帝推出具有代入感和现场感的情境体验剧,增加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三是,优化保护区及周边旅游交通服务。通过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运输服务,加强与周边旅游景区的交通连接形成联动游览线路,科学规划线路及站点设置,提供保护区智能化出行信息服务。在景村联动方面,一是依托清西陵周边“守陵村”等传统村落,打造集吃住游购娱一体的清代满族风情小镇,不断完善旅游要素配套,增强遗产地文化体验及旅游休闲功能。二是强化与周边城镇统筹规划,注重历史景观保护与城镇整体形象塑造,引导周边村落更新。三是将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村镇产业转型相结合,形成景村联动型产业集群,以期实现遗产保护与周边村落发展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加大科技创新应用,推进遗产数字转型

近年来,旅游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加速,万物互联的数字时代推动着旅游业的生态融合和业态创新,为旅游运营管理智慧化带来更多机遇。清西陵景区应顺应时代发展,注重自我提升和创新,通过数字科技助推景区转型升级。一是科技赋能遗址展示,打造线上线下“双线”融合模式。运用数字孪生技术,融合AR/VR、三维数字化技术对清西陵景区进行数字刻画与场景模拟,构建遗址保护、研究、展示三位一体的认知模型。同时,开通云直播、云游览、云演艺和云体验等功能,通过线上线下展示传播,进一步拉近文物与大众的距离,增强文化遗产的传播力。二是创新实现清西陵世界文化遗产智慧化治理,加强数字化技术全流程应用。通过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体验和服务品质,通过大数据掌握旅游活动信息、分析挖掘旅游热点和游客兴趣点,推动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从而实现旅游服务、管理、运营智慧化。三是开展文物数字产品试点,打造景区全新数字消费业态。依托清西陵较强的文化IP属性,开发文物数字藏品,以腾讯幻核、阿里鲸探及NFT中国等为平台,将文化遗产与年轻群体喜爱的NFT( 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简称NFT)艺术相结合,推动文化遗产更加年轻化、数字化、生活化。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清西陵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示范。

未来科技5G时代

(四)推进文旅研学融合,建设国家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教育双减政策实施后,研学旅游需求集中释放。清西陵是一处涵盖清史文化、帝陵文化、满族文化、建筑文化、风水文化等多元文化的载体,是青少年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圣地和接受历史文化教育的丰富课程资源。清西陵保护区应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突出传承创新,推进国家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围绕清西陵考古和价值内涵研发一批强化我国清朝历史和中华文明教育兼具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研学实践活动课程,打造具有寓教于乐功能的专用设施和展演交流场所,丰富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内容,进一步发挥以史育人的作用。同时应注重挖掘周边满族村落核心特色,围绕非遗项目开发特色课程,将满族特色歌舞、节庆、传统手工艺、饮食等开发成研学体验活动,在研学产品的“遗产”元素下弘扬教育价值。

(五)注重景区文创开发,拓展旅游消费空间

消费模式创新是我国旅游业当下的热点,随着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的旅游文创产品逐渐兴起,如故宫文创、金沙文创、三星堆文创等,文创产品已成为传播文化的良好载体。围绕清西陵文化IP打造多类型、多形态、多领域的文创产品,是当前清西陵景区传播遗产价值、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应深入探寻清西陵遗产资源的当代价值,打造与遗产文化相结合的高端工艺品、纪念品、收藏品等,活化历史建筑,满足游客将“文物”带回家的需求。第二,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将产品设计贴近日常生活,可考虑与布鲁可、乐高等国内外知名品牌跨界联合,通过形式多样的系列文创产品,展现文化内涵的同时拉近与游客间的距离。通过不断引入新手段、新模式,强化消费体验参与感,全面塑造清西陵世界文化遗产旅游IP。

清西陵

综上,推动中国世界遗产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以保护管理为先、以提升内涵为要、以服务大众为本 [9],在保持遗产文化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坚持沿袭与创新相结合,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坚持规划先行,聚焦保护区重点项目建设,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助力遗产地提质升级,通过在遗产保护中实现创新性发展,激活世界遗产生命力,让世界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泉州申遗成功!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里查[EB/OL].中国政府网,2021-07-29.

http://www.gov.cn/fuwu/2021/7/29/content_5628260.htm.

2.国家文物局.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绽放光彩[EB/OL].国家文物局网站,2021-08-02.

http://www.ncha.gov.cn/art/2021/8/2/art_722_170289.html.

3.张颖岚.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D].陕西:西北大学, 2008.

4.习近平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5-19(007).

5.单霁翔.全球视野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新发展[J].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2(5):53-68.

6.国家文物局.中共中央宣传部等3部门发文 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EB/OL]. 国家文物局网站,2022-02-20.

http://www.ncha.gov.cn/art/2022/2/20/art_722_173031.html.

7.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主页[EB/OL].清西陵官方网站,2022-04-24.

http://www.qingxiling.com/index.php?p=488.

8.宋瑞,宋昌耀.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全球旅游业新趋势及启示[J].文化和旅游决策参考,2022(1):18-23.

9.刘曙光.面向“十四五”:以守正创新推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事业的高质量发展[EB/OL].中国世界遗产网,2020-11-15.

https://www.sinowh.org.cn/Mobile/Article?ArticleId=1e277c34-d8ed-4a0e-a2ff-c93024362297.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