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咨视界

申海燕 曹玫 | 加强转制科研院所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06-08 作者:申海燕 曹玫 信息来源:中咨研究 访问次数: 字号:[ ]

加强转制科研院所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的建议

申海燕 曹玫

摘要:共性技术处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是创新链的关键环节,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提升工业基础能力的根本源头、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新中国建立之初成立的行业科研院所一直是我国共性技术供给的重要力量,1999年转制后这类行业科研院所在经营效益、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普遍出现了共性技术供给弱化、基础科研能力丧失、行业引领地位下降等问题,造成我国创新链中共性技术供给环节的结构性缺陷和缺位。当前,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安全稳定受到威胁,亟需深化转制院所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夯实工业基础能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共性技术;转制科研院所;建议

党中央高度重视共性技术研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2019年中央财经委第五次会议要求建立共性技术平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共性技术处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是创新链中的关键环节,在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提升工业基础能力的根本源头、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

一、共性技术的概念内涵及主要特征

(一)共性技术的概念

共性技术或产业共性技术的概念最早源于1981年,西方学者Anders Granberg首次提出,共性技术是能够完成某些功能的自然过程、因果联系的集成;之后美国先进技术计划(ATP)明确了产业共性技术的定义,指出产业共性技术是产品或工艺中的关于概念、部件等科学现象的深入调查,且其成果可实现广泛应用;日本产业技术研究院认为,产业共性技术属于基础研究范畴,涉及标准化测量和标准化技术等方面,并提出要从产业化前景、创新风险、潜在市场应用机会及预期经济影响等四个方面来判断一项技术是否属于产业共性技术;英国政府认为产业共性技术是能够影响一系列其他技术发展的一类相关技术,其研究开发能够使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多个经济部门和社会部门同时受益。

国内学者一般将共性技术称为产业共性技术,在学术研究上不作严格区分。徐冠华从共性技术的影响范围出发,认为共性技术是对整个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发挥快速带动作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技术;马名杰和胡小江从技术研发阶段出发,认为共性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一个或多个行业得以广泛应用的、处于竞争前阶段的技术;李纪珍等从技术层次的角度,提出产业共性技术是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可能被普遍应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一个或多个行业及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将产业共性技术定义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产生普遍推动作用的一类技术,这类技术在不同行业、不同产业领域和不同区域都能够获得广泛的应用。

尽管不同学者对共性技术的表述存在差异,但内涵要义基本一致。共性技术可以在一个或多个行业中应用,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广泛的适用性和开放性,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共性技术是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共性技术的特征

一是公共利益性。共性技术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使其不仅具备了创新的个体效益,还可带来创新的社会效益,且其社会价值、社会效益要远高于个体价值、个体效益。一方面企业可以以共性技术研究成果为基础,开发出适用于本企业的专有技术,提升企业创新力,另一方面,共性技术研究成果可为一个或多个产业共享,从而提升国家、地区和产业的技术竞争力。这就要求共性技术要成为可解码知识,可以便于更大范围内推动技术扩散和技术应用。

二是超前性和前瞻性。共性技术是“竞争前技术”,着力解决面向应用技术开发中的基础性、通用性技术问题,是基础研究成果迈向市场应用的首次尝试,是企业专有技术研究和技术商品化与市场化的基础,相比于技术创新阶段取得的可直接商业化、成熟的技术产品,具有超前性和前瞻性。

三是以服务产业发展为根本目标。共性技术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关键共性技术,面向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要,着力解决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瓶颈制约、能够带来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技术难题,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压舱石,是增强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助推器,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新支点。

四是以市场化应用为基本前提。不同于科学研究阶段的自由探索和兴趣驱动特征,共性技术研发以加快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化应用为根本目标,具有鲜明的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任务导向,是以技术原理研究为基础,面向市场应用进行的技术探索,是科学、技术和经济紧密结合,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

五是以政府支持为重要保障。由于共性技术处于竞争前阶段,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和外部性,决定了其供给存在一定的市场失灵与组织失灵,研发过程也会存在较高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政府提前谋划规划,加强资金支持,提供政策保障,以有效降低研发风险,激发创新活力,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从世界各国实践经验来看,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通过财政补贴、项目支持、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政策性贷款等方式,强化共性技术供给。

二、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意义

一是构建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共性技术不仅可以直接促进企业的技术开发,还可以通过“水平多元化效应”和“垂直应用效应”,降低相关技术的研发成本和风险,带动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增强产业链的整体竞争优势。日本电子工业的发展就是典型案例。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掌握了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共性技术后,一方面通过与其他半导体技术的融合带动了半导体设备的发展,另一方面半导体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应用,又带动了消费电子等下游工业的发展。由此,以共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为基础的新技术群和新产品群的开发,形成了日本在电子产业链的整体优势,是日本在短时期内赶超美国成为电子强国的重要原因。

二是增强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共性技术是面向未来的技术基础,能够降低企业下一代技术开发的成本和风险,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下一代技术开发,从而帮助企业把握技术生命周期更迭过程中出现的“机会窗口”,提高企业和一国整体的动态适应性,降低被既有技术锁定的风险,为提升国内产业竞争力奠定技术基础。因此,加强共性技术供给,推动共性技术扩散,促进共性技术和企业专有技术的融合,最大可能地发挥共性技术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

三是引领前沿颠覆性创新的重要抓手。当代科技发展日益呈现出群体突破和交叉融合加速的特征,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程创新与产业发展的交互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技术跃迁和更新迭代更为频繁,产业产品升级换代不断加快,共性技术在带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共性技术已成为发展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重要基础,也是不断催生颠覆性技术、革命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加速产业迭代,引发技术范式和竞争格局巨变的根本源头。

四是提升当前我国创新链水平的关键环节。由于共性技术具有准公共产品特点,存在市场失灵和主体缺位问题,加之我国对共性技术供给缺乏统筹规划、创新资源分散、政策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共性技术研发成为我国创新链的薄弱环节。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关键共性技术。例如,集成电路是信息时代的基石,由于我国集成电路制造装备、材料和工艺等共性技术基本处于空白,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超过3000亿美元,成为最大宗进口产品。工业软件是工业制造的大脑,我国核心工业软件领域基本是“无人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市场被美国Autodesk公司、法国达索、德国西门子、美国PTC公司垄断。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仿真软件市场中,美国ANSYS、ALTAIR、NASTRAN等公司占据了95%以上的份额。我国十几种飞机设计工业软件均为欧美产品,航空发动机用工业软件150种,半数以上依赖进口。

三、科研院所转制对共性技术供给的影响

新中国建立之初,一大批面向冶金、机械、化工等行业技术进步的科研机构从无到有建立起来,逐步发展形成了我国的行业科研体系,对我国加强共性技术供给、提升产业基础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解决科研院所队伍臃肿、管理僵化、效率低下等问题,我国拉开了科技体制改革以及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的序幕。1999年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242家科研机构陆续进行了企业化转制,形成了一批转制科研院所。通过对部分转制院所的调研,我们发现,转制院所在经营效益、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但是也普遍出现了共性技术供给弱化、基础科研能力丧失、行业引领地位下降等问题,造成我国创新链中共性技术供给环节出现结构性缺陷和缺位。深入分析来看,其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经济效益导向造成无心搞科研。这些大型科研院所转制后,成为了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在这种背景下,这些转制院所企业形成了既包括研发板块,也包括产业板块的双重业务架构,产业板块的快速发展对研发板块形成了挤出效应,导致企业业务中心逐步从“科”向“商”倾斜。即便是从科研板块来看,也存在不同创新任务的结构性调整,科研任务安排由原来的超前布局、前瞻研发,发展为适应当前需求的针对性、应用性技术攻关,长时间的基础性、公益性、风险高的共性技术研发动力机制缺失、功能弱化。

二是投入机制缺失导致无力搞科研。共性技术研发难度大、周期长,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大量科技成果从工程化研发到产业化应用,也需要经费解决产品稳定性、一致性问题。随着转制院所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财政全额兜底科研经费的支持模式也彻底改变。原先国家用于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的科技三项费用和工业行业科研基金停拨。而这些转制院所体量小、底子薄、盈利能力差,有限的投入导致高水平、系统性的研发活动难以组织。转制院所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以研发投入强度10%计算,全年可用于研发的资金仅为100多亿元,仅相当于建设一条大规模的12英寸大硅片生产线的投资。有限的投入导致高水平的研究难以组织,造成了创新链的缺失和断裂。

三是人才流失严重削弱科研能力。转制院所曾是我国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的高地,但转制以来科技优势和人员优势逐步丧失。研发人员不断的流向商业性央企、地方大型国企、民营企业等。同时,科研人员追求短平快项目,共性技术研发人员短缺问题更为严重。

四是跨界竞争使生存环境更为严峻。当前,转制院所发展面临着高校、中科院及行业龙头企业的两头“挤压”。一方面,高校、中科院向后延伸涉足共性技术研发,而且高校经过“211”“985”“双一流”等工程建设,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研发设施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一方面,行业龙头企业也向前延伸扩展共性技术研发领域,纷纷获批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与此相比,转制院所科研条件和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五是现行政策制度难以满足创新需要。目前的国资监管体系是在做大做强国有资本、实现保值增值的原则框架下设计的,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创新发展需要。如经济效益指标仍是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薪酬分配体系难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责任追究体系导致企业不肯背负亏损压力高强度投入研发活动。此外,转制院所内部管理也有待完善。如,尚未建立起市场导向的研发体系、人才选聘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科研资源分散化、碎片化现象严重等。

综上,转制院所忽视共性技术的长期投入和持续积累,原始创新能力难以形成,科研能力持续下降,共性技术研发功能不断弱化,我国行业技术储备、工业原创性技术缺失问题也凸显出来。

四、加快科研院所改革,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的建议

当前,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相互叠加,发展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美国通过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贸易壁垒等多种方式遏制我大国崛起,严重危及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安全稳定。亟需深化转制院所改革,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加快共性技术供给,夯实工业基础能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是加强系统谋划,完善顶层设计。加快制定共性技术发展规划,完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推动研发机构以共性技术研发为核心,以产学研用合作为依托,以产业技术集成为纽带,以成果转化为目标,将技术能力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是明确战略定位,回归公益职能。创新链中不同主体要各司其职、各就其位。高校解决基础理论和原理验证问题,科研院所提供共性技术、应用基础技术,企业开展产品制造和产业化,产学研合作实现协同创新。要立足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明确转制院所的公益职能,使其成为共性技术研究、行业创新高地建设的骨干力量。

三是整合战略资源,建设公共平台。以具备能力的转制院所为依托,统筹行业创新资源,加快工业技术平台建设,重塑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并以此为契机推动转制院所分类改革,加强一批工业基础技术、战略前沿技术研发院所,划转一批应用技术研发院所,合并一批不具备公共科研能力的转制院所。

四是加大财政支持,形成长效投入。加快探索中央财政、国有资本金、国家科技专项支持共性技术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加强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为共性技术研发机构积累科研实力、稳定资金来源、壮大人才队伍提供保障。

五是进行政策松绑,激发创新活力。弱化或取消转制院所经营业绩考核,突出共性技术研发及行业进步贡献考核。在科研投入、工资总额、员工激励、人才引进、国际合作、科研条件建设、成果转化与价值共享等方面,给予转制院所一定的主动权。建立健全创新容错机制,实施容错负面清单制度,营造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甲.产业共性技术供给的PPP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

2.卓丽洪,贺俊.产业集群共性技术供给机制的比较分析[J].经济纵横,2017(07).

3.申海燕.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21(07).

4.秦国静.纵向协同下产业共性技术可持续研发及政府补贴策略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21.

5.任海英,王文娟,我国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方式分析[J].企业活力,2011(01).

6.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概念、分类与制度供给 [J].中国科技论坛,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