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祖国行

“大美祖国行”征文选登(三十四)——重返人间仙桃 新游梦里水乡
发布日期:2025-04-01 作者:中咨发展(武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胡金立 信息来源:中咨公司 访问次数: 字号:[ ]

腊月接近尾声,我踏上了归乡的列车,车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记忆却不断向前回溯。

记得十年前,仙桃还是一个普通的农业县城,街道狭窄、楼房低矮,夜晚的灯光稀疏而暗淡。而如今的仙桃沔阳大道两侧高楼林立,商业综合体人流如织,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机器轰鸣。作为土生土长的仙桃人,我深切感受到家乡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城市变革,这座曾经以“鱼米之乡”闻名的小城,正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发展传奇。

产业蝶变:从“鱼米之乡”到“产业新城”

仙桃的产业变革始于本世纪初。2001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仙桃,开启了这座农业县城的工业化进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仙桃已形成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年初二,我去了仙桃国家高新区,曾经的初中同学在这里的一家电子企业工作,他自豪地向我展示着公司的产品——精密电路板。“这些产品要用在5G基站上,咱们仙桃现在可是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旺旺集团仙桃工厂,是旺旺集团在华中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年产值超过20亿元。无纺布产业更是仙桃的骄傲,这里生产的医用防护服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疫情期间为全国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仙桃人都自豪地称之为“仙桃制造,走向世界!”

2.png

 2024年,仙桃市GDP突破千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较10年前提升了1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增强了城市经济实力,更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

城市新生:从“乡土小镇”到“宜居新城”

大年初五吃过晚饭,我独自寻访沔阳古城墙,修复后的青砖浸润着晨露,扫码讲解牌讲述着明清商帮的故事。

转角处遇见一位“时髦”老伯,他正指导游客用AR设备看虚拟复原的古城盛景。“现在年轻人搞数字文旅,我这老骨头也跟着学点新招数。”他笑着指向城墙外的排湖,画舫载着穿汉服的游客划过晨雾,5G无人船正在湖面监测水质。穿过非遗市集,麦秆画传承人的摊位前围满孩子。“现在政府给补贴,还教我们在网上开店。”她将沔阳雕花剪纸嵌入LED灯框,光影流转间,古老的莲花纹样在宣纸上绽放。我买下一盏荷花灯,扫码支付时,弹出“仙桃文旅”小程序——VR实景地图,红色足迹标注着胡幼松烈士故居、体操冠军李小双启蒙馆,历史与荣光在数字中重生。

漫步在沔阳大道,儿时记忆中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街道、现代化的商场,曾经拥挤杂乱的街道被宽阔的柏油路取代,破旧的居民区变成了整洁的住宅小区,新建的三甲医院、省级示范高中、大型购物中心等设施,更是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服务。

3.jpg

乡村新貌:从“城乡分割”到“融合发展”

年后,我和家人去了仙桃下面的多个乡镇,看到的是整洁的村容村貌、兴旺的特色产业和富裕的农民生活。张沟镇的光伏农业、彭场镇的无纺布产业、沔城镇的乡村旅游,都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村村通公路、户户通网络,农村电商蓬勃发展。我们看到不少村民通过直播销售农产品,将仙桃的莲藕、鳝鱼、富硒大米卖到全国各地。

在胡场镇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各种各样的蔬菜在智能温室、水肥一体化等先进设施的培育下长势喜人,这里生产的蔬菜直供武汉超市,经济效益是传统种植业的3倍以上。我们还体验了沔阳小镇的民俗活动,感受到乡村旅游的魅力。当地村民通过开办农家乐、销售土特产,收入大幅增加。在毛嘴镇,我们参观了电商产业园,工人们正在打包发货,个个干劲十足,这里每天发出上万件快递,将毛嘴卤鸡等五花八门的仙桃特产销往全国各地。

4.jpg

离乡新感:从“小城小孩”到“大城大人”

临别前夜,我站在汉江边,望着对岸璀璨的灯火。汉江蜿蜒如旧,倒映着两岸新起的跨江大桥。江心沙洲上,生态监测站的太阳能板泛着蓝光,像缀在银练上的宝石。我知道,这座小城的蜕变仍在继续——那些轰鸣的机器、跳跃的数据、直播间的吆喝、田垄里的革新,最终都将化作万家灯火里的一羹一饭,变成游子行囊中永不冷却的乡愁。

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产业升级、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三大战略的协同推进,绘就了仙桃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展望未来,随着湖北聚焦“七大战略”建支点方案的深入实施,仙桃必将在区域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续写新的发展传奇。

5.png